欧美激情一区二区视频,色综合网天天综合色中文,中文字幕亚洲有码,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乳网址

            首頁 | 校園快訊 | 學校概況 | 教學科研 | 德育教育 | 黨團建設 | 學習天地 |

            您所在的位置:湛江市麻章區(qū)實驗學校 >> 教學科研 >> 韓舒霞 >> 淺 談 中 小 學 銜 接 問 題

            校訓校風
            校訓:立至和 行至美
            校風:行有規(guī) 思無疆
            教風:教有道 育無界
            學風:知有盡 學無涯

            作者專欄
            王澤蓮
            陳妙玲
            葉華曼
            歐小艷
            王國強
            郭少玲
            韓舒霞
            高東妮
            吳陳冠

            淺 談 中 小 學 銜 接 問 題
            韓舒霞
            2010-03-09   點擊數:13632

            目前,一些教育工作者對小學生升入初中后出現的問題頗有看法。不少中學老師埋怨小學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技能培養(yǎng)不好,使之不能適應中學生的學習生活;而小學老師則責怪中學教學沒考慮學生身心發(fā)展和知識水平的特點,使學生在學習遭受的挫折太大,失去學習積極性。許多家長亦經常抱怨:我的孩子在小學時成績優(yōu)秀,表現突出,為啥到初中后全變樣啦?這現象給我們教育者提出一個嚴峻的問題:如何做好中小學銜接?中小學銜接順利與否,不僅關系到學生的知識學習和智能開發(fā)的問題,而還會對他們的個性產生不同的影響。中小學銜接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下面我從中小學銜接問題的成因和對策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銜接問題的成因分析

                  從小學進入中學,是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方面的一次飛躍,或是人生中的一次轉折。在中小學銜接中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教育的差異問題

            初一新生跨入初中大門,心理特征正處于半幼稚、半獨立、半依賴,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交織的狀態(tài)。他們從小學進入初中,在一般人的眼里普普通通的事,但在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眼里是一個全新環(huán)境、陌生世界:新學校、新老師、新同學、新教學任務、新教學方法、功課由3門增加到89門、內容多了、難度大了、要求更高了。而小學科目和分量較少,課程彈性較大,教學活動時間充足,教師支配教學過程和補充教學內容自由度較大,教學的評價方式較為靈活,學生有足夠時間鞏固所掌握的知識,并且可以更多地依靠教師的教學安排。因此,小學教學一般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而展開多樣形式的教學活動。然而,中學生由于學習科目數量和內容較多,課程設置靈活性較少,教學活動的時間較緊迫,學習難度增大,學習時間延長,課程設計因考慮學科多而交替較為頻繁。課內提問,練習,輔導,講解都不可能像小學那么細,那么多。沒有更多時間讓學生鞏固知識。過大的學習壓力、激烈的學習競爭使一些學生失去了快樂感和自信心,長期的心理緊張得不到放松。曾經一位初一學生寫到:“從早到晚就是學!學!學!上課!上課!上課!生活沒有樂趣,更談不上朝氣,真是煩!煩!!面對眾多的科目,學生頓覺眼花繚亂,思想負擔很重,有些學生竭力想學好各門功課,但又苦于學不得法,所以就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或顧此失彼,學習興趣沒有了,信心也沒有了。

            2、學生的管理問題

            思想教育包羅萬象,無限豐富,就其內容和范圍說,任何學科都比不上,所以應當分段教育。初中階段是整個學齡中最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同時具有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素質、生理特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初一顯得尤為重要。

            而小學對學生的管理大部分是從班主任獨當一面的看管式、家長式、保姆式管理,都是哄著、牽著、循循善誘地耐心地告訴學生該如何做、怎么做。被無微不至關心慣了的小學生。進入初中后,面對著七八位任課老師、學校領導、學生會、班委管理,不少學生突然會覺得自己失寵,變得“無依無靠”,不知所措。特別是在小學成績較好的孩子融入中學龐大的集體后,從以前的“眾星捧月”到成績一般,優(yōu)勢不明顯,就越容易產生失落感。中學則要求對學生的照顧和外控相對減少,老師更加強調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自主性。從“抱著走”到“自己走”,中小學的這種差異使學生很難立刻適應。

            正因為如此,學生對新的初中生活抱著一種畏難的態(tài)度,不夠自信和樂觀,無法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

            二、解決銜接問題的對策

            1、教學形式上銜接

            小學要為中學的科目教學以及對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要求更高的特點作準備。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自學能力等素質。尤其在小學六年級階段,適當增加學生自學時間,適當延長講授時間,逐漸引進一些初一學科知識,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地幫助學生透現象看本質,從事實找概念,由知識歸納原理的本領,將孤立,零碎的東西進行聯系,歸納和組織,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和基本思維能力。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教材內容差異,在小學階段已有不少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做作業(yè)認真,字跡工整,坐姿端正,大膽,活躍回答老師提問。

            又如小學老師通常課一講完就可以動手做作業(yè),即使遇到難題,大部分家長進行輔導解決,學生往往產生一個錯覺,認為學習就是背書,做習題,從而養(yǎng)成重記憶輕理解,重做題輕看書的不良習慣。 中學要養(yǎng)成課前自覺預習,制定學習計劃,作業(yè)獨立思考,學會小結歸納,善于觀察,勇于探究等學習方法。所以中學教師在學生進入初一之后的一段時間里,借鑒小學教師的一些做法,采用生動活潑、具體形象、多表揚、多鼓勵的多種教學形式,把講授與游戲活動、討論參觀、自學輔導等方法結合起來,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過程,逐漸在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過渡適應中學教學形式。并應鼓勵學生保留好的小學學習的習慣?迫谓處煈骱盟枷牒头椒ǖ臏蕚,了解學生們在小學的學習生活情況,通過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的認真分析,對學生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因材施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迅速適應中學學習生活,為實現中小學順利銜接奠定了成功的基礎。

            2.心理特點銜接

            初中階段,是孩子從少年成長為青年的關鍵時期,優(yōu)秀的品行、奮斗的目標和遠大的理想一般都將在這一階段內形成。這一時期孩子可塑性最大,家長或老師的經常鼓勵、及時的提醒和善意的批評,可以使孩子的缺點得到修正,長處得到發(fā)揚?邕M中學大門的新生,正處在新鮮好奇、亢奮的狀態(tài)。他們情緒波動大,是非辨別力差,紀律渙散,他們渴望老師同學們相互了解,建立感情聯系。但其自主性與依賴性并存,自覺性與波動性相互交替。他們開始從依戀老師的狀態(tài)下逐步朝著獨立的方向發(fā)展,我們必須適應這一特點,放手而不撒手,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理能力。

            總之,中小學教育教學銜接,是教育教學改革中的一個熱點,正確處理這個問題將會大大地推動和促進初中教育教學,將會把初中教育教學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粵ICP備06025291號 Copyright© 2005-2027 湛江市麻章區(qū)實驗學校 版權所有
            地址: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城區(qū)民樂東街6-8號 電話:(0759)3301167、3302129

            粵公網安備 44081102000015號